作为一名基层信访调解员,张国良同志深知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是倾听群众呼声、解决群众困难的重要渠道。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,坚持“群众利益无小事”、“一张笑脸相迎、一杯热茶暖心、一颗耐心倾听”的工作原则。认真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,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,细致解答他们的疑问,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。
一、勇于担当,善于调解,做矛盾的化解者
信访调解工作,充满了艰辛与挑战,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是家常便饭。张国良同志却在这个岗位上,用自己的行动深深打动人心。在一次土地纠纷调解中,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问题争执不下,矛盾一度激化,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。张国良得知情况后,立即赶到现场,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,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。张国良同志深知,要解决问题就得深入了解真相。于是,他不辞辛劳地多次往返于村委会,在那陈旧的土地档案里仔细查找依据。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丝毫抱怨,每一次去村委会都是带着希望,希望能找到化解矛盾的关键。而且,他还积极邀请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调解。在调解过程中,他总是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,经过多次耐心且充满诚意的调解,两户村民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。他看到这个结果时,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。这个笑容里包含着他对村民和睦相处的欣慰,也包含着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。
二、创新方法,提升效能,做工作的开拓者
面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新特点、新挑战,他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,积极探索创新信访调解工作方法。他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,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、法治化。同时,他还积极推广“网格化+信访调解”模式,充分发挥村级网格员的作用,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,做到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解决。此外,张国良同志还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通过建立微信群、QQ群等方式,方便群众反映问题,及时掌握社情民意。他还定期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,听取意见建议,改进工作方法,提升信访调解工作的效率和水平。
三、无私奉献,甘于平凡,做基层的守护者
信访调解工作,不像那些被聚光灯照耀的伟大事业,没有轰轰烈烈、可歌可泣的事迹,更多的只是平凡琐碎的日常事务。然而,张国良同志却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上,展现出了非凡的力量。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基层一线,把自己的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份工作,并且从来没有过丝毫的怨言。为了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,他常常放弃了节假日休息的宝贵时间,主动加班加点地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信访案件。多年来,张国良同志凭借着自己的耐心、智慧和对工作的高度热情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,在群众心中,他就是那个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贴心人。